近年来,城市更新被视为房地产市场存量时代的黄金赛道,诸多房企争相进入该领域,谋求传统地产项目开发之外的全新盈利支点。
与此同时,城市更新投入大、回报周期长等原生特点,又为各个市场主体的切入设置了较高的准入门槛。
在近日的一场论坛上,多位行业人士表示,城市更新在当前市场中大有前景,但融资及运营端仍有诸多难题待解。
争相布局
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、中房智库研究院执行院长柴铎在12月8日的“2020中国房地产总评榜大会”专题演讲中表示,目前在城市更新领域参与的市场主体包括两个类型,传统的房地产企业和各类基金、资本机构。而百强房企介入城市更新领域的情况则严重分化。“头部的集中度是非常高的,其中一些做城市更新比较早的企业,比如说富力、佳兆业,它们经验积累已经非常丰富了,项目进展比较顺畅。后进入的都是财大气粗的房企转型,这些房企介入项目普遍回收期比较长。” “这些(城市更新)项目,你会发现其特点就是历程非常长,少则八年,多则十年以上,没有一个项目三年之内就清盘的,当然存量的资产在增值,但很多资产也是不能卖的,是这么一个逻辑。” 把所有应该考虑的利益相关方考虑完善,兼具效率和公平以及短期和长期利益。“我们很遗憾地发现,三四线城市没有这样的团队和人才,甚至从发展方的逻辑上都达不到。”他指出,人才缺乏的现状可能需要等待城市下一轮经济腾飞。“城市发展水平能配得上项目,跟得上营造的能力,这个时候城市更新才能够有新的活力焕发。”
更多资讯请关注建德楼市资讯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