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建德农业主导产业之一,小小草莓每年为我市莓农带来近40亿元产值,草莓真正成了我市莓农的致富果。建德也因此被称为中国草莓之乡,并涌现了一大批懂技术、会经营的草莓种植大户,杨村桥镇的建德市红姬草莓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建明就是其中一位。在建德与岑巩对口帮扶时,他又带着草莓种植技术,义无反顾地走进了岑巩县,把这份甜蜜的事业带给了岑巩百姓。
8月中下旬,是草莓栽种的季节。正午时分,赵建明依然顶着烈日在岑巩县的草莓田里,与当地农户一起挥锄挖沟起垄。在岑巩县,赵建明有一个新的身份——黔东南州岑建农业开发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。去年,他来到岑巩县注溪镇周坪村,带领当地农户种植草莓。在赵建明到来之前,当地村民也种植过草莓,但由于草莓品种落后、种植技术不过关、市场销售理念跟不上,并没有产生多大经济效益。听说村里要发展草莓种植,当时并没有多少村民响应,只有刘洪金、刘洪国兄弟俩跟着赵建明种植了5亩不到的草莓。
为了让村民们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,赵建明租用当地土地和大棚种植了30多亩草莓,采取“政府+企业+合作社+基地+贫困户”的模式,通过租用的方式实现利益联结分红,覆盖当地贫困户308人,解决20余户贫困户的就业问题。而草莓销售上,采取了乡村采摘游模式,刘洪金、刘洪国兄弟俩的5亩不到的草莓,当年收入达到了20多万元。
今年68岁的刘洪国当过村支书,流转过土地种过西瓜等,多次创业“失败”的刘洪国在开始种草莓前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。但或许是跟赵建明投缘,也为了在村里做个表率,刘洪国不顾家人反对去年试种了2.8亩草莓。在赵建民的带领下,他不但成功种出了草莓,而且草莓的个头大、味道甜,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,2.8亩的草莓为他带来了接近17万元的收入。刘洪国说,在当地不管种植什么农作物,它的产值都达不到这么高,以前种植一亩地也只是几千元收入,今年草莓亩均收入翻了好几倍。
拿着种草莓赚到的钱,今年年初刘洪国决定扩大种植面积,并用2万元购置了一辆二手车,准备用于草莓销售运输。他告诉记者,经过多次的创业,如今他找到了自己以后的“事业”,希望能够专注地做好草莓种植,像赵建明一样成为他们自己当地的草莓大户。刘洪国说:“赵总来这里帮助我们,教导我们种植草莓的技术,我们尽心尽力地去学,学会了以后都向草莓种植方面发展。”
种植草莓的丰厚收益,加上有来自建德的种植大户示范带领,让当地更多村民坚定了种植草莓的信心,今年当地农户草莓种植面积扩大到了50亩,更多的农户加入其中。注溪镇周坪村党支部书记彭昌智说:“老百姓是很实在的,就是看到别人搞好了,他就愿意做。赵总到这里种草莓,一亩地能赚到几万块钱了,老百姓就动心了,就不想出去打工了。”
赵建明告诉记者,他种了一辈子草莓,如今赚钱对他来说已经不是重点了,最重要的是对草莓种植事业的情怀,他最想做的就是把草莓种植技术传授给岑巩当地百姓,让岑巩当地百姓通过草莓种植,同建德莓农一样过上甜美的生活。
更多资讯请关注建德楼市资讯
|